高考作文考的是什么?
一、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
1.综合性强:高考作文往往要求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,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与写作。例如2018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“新时代的中国”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的现状与发展,体现出了对知识面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。
2.开放性高:高考作文鼓励学生发挥个性,展现创新思维。如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“我的青春故事”,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来创作文章,体现了对个性化表达的重视。
3.导向性强:高考作文题目往往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,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,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。比如2014年天津高考作文题“有感于‘中国速度’”,就是通过描述中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,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。
二、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
1.内容质量:文章是否围绕中心主题展开,观点是否鲜明,论据是否充分有力。例如,2018年全国卷I的一篇优秀作文,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事例,展现了作者对环保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,得到了满分评价。
2.文采和语言:文章的语言是否流畅优美,修辞手法是否得当,是否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。例如,2016年全国卷II的一篇满分作文,作者巧妙运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,使文章富有文采,给读者以美的享受。
3.结构布局: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,是否有清晰的开头、中间和结尾。如2017年全国卷III的一篇佳作,作者合理安排段落顺序和逻辑关系,使文章层次分明,条理清晰,赢得了高分。
三、高考作文对学生的影响
1.提升思辨能力:高考作文题目通常涉及多个角度的思考,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。比如2015年全国卷IV的一篇优秀作文,作者从多个方面论述了“互联网+教育”的优势与局限,展现了较强的思辨能力。
2.锻炼表达能力:高考作文要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,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。比如2014年全国卷V的一篇满分作文,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家乡的变化,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,展现了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。
3.培养文化素养:高考作文往往涉及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历史知识,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,丰富他们的文化素养。如2016年全国卷VI的一篇优秀作文,作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,阐述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看法和理解,体现了较高的文化素养。
四、结语
高考作文不仅是检验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试金石,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。通过对高考作文题目的深入分析,我们可以看出,高考作文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——包括知识的掌握、思维的发展和表达能力的提升。因此,在平时的学习中,我们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,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,以便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。